全面 | 及時 | 權威 | 共享
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會議今天在北京召開,重點部署了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申報工作安排。與往年相比,2020年度國家獎申報工作變化如下:
一、申報時間大幅縮短
與往年2-2.5個月的申報時間相比,本年度在11月底發(fā)布國家獎提名通知, 2020年1月20-22日(臘月28日)網絡填報截止,申報時間僅為50多天。國家獎紙質提名材料推遲到春節(jié)后2月11-12日提交。這就要求各提名單位盡快確定提名獎勵種類和項目名稱,保證各完成單位有充足的時間完善提名書、準備應用證明等佐證材料。
二、繼續(xù)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
1、允許外國人申報三大獎
在2019年試點允許外國人作為國家自然獎候選人的基礎上,繼續(xù)推動允許外國人申報國家技術發(fā)明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獎,并對外國人做了明確要求,包括:在中國國內單位連續(xù)任職工作不少于5年,每年在華從事科技工作時間不少于6個月,為中國科技發(fā)展做出突出貢獻;知識產權應屬中方所有或與中方共有,且不存在權屬爭議;科技創(chuàng)新成果在國內應用滿三年。外國人在國外取得的創(chuàng)新成果(包括論文或著作、專利等)以及知識產權歸屬不明確或有爭議的成果,不可用于三大獎提名。落實中央“破四唯”、“破SCI至上”的重要指示,進一步優(yōu)化和完善自然科學獎的提名工作,不再硬**要求填報“SCI他引次數”;規(guī)定“他引總次數”應注明檢索機構使用的數據庫;鼓勵填報在國內期刊發(fā)表的論文或國內出版的專著。取消了項目簡介、客觀評價、推廣應用情況等內容,三大獎公示內容如下:自然科學獎:項目名稱、提名者及提名者意見、項目簡介、代表**論文專著目錄、主要完****(完成單位);技術發(fā)明獎:項目名稱、提名者及提名等級,主要知識產權和標準規(guī)范目錄、主要完****(完成單位);科技進步獎:項目名稱、提名者及提名等級,主要知識產權和標準規(guī)范目錄、主要完****、主要完成單位。
三、提名書主體變化不大,局部內容略有微調
三大獎提名書整體變化不大,如申報書模板、完****要求、證明材料要求、形式審查要點等變化不大,可參照2019年國家獎提名書準備材料。
根據2020年國家獎出現的政策變化,在申報書局部做了微調,包括:
取消了“SCI”他引次數,改為“他引總次數”,并增加“檢索數據庫”;要求論文專著署名第一單位必須為國內單位。
增加《主要完****情況表(適用于外籍專家)》,須提供外籍專家國內單位聘用合同佐證。取消第三方開具《應用證明》的強制**要求,應用單位出具的相應說明或證明也可以作為佐證材料。 以上為會議情況,具體以國獎辦官網發(fā)布的提名通知為準。